院系要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作者:  時間:2024-10-06 13:23  浏覽: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枝繁葉茂萬人瞻,古木參天雨露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是民族團結之本,是精神力量之魂。

精神傳承千年,文明傳承千年,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是于同一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透過時光的軌道,我們看到了分散的驿站變成如今大大小小的城市,亘古的驿道變成了如今四通八達的交通線,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于華夏大地的各個地方奮鬥,捍衛着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遼闊。

憶往昔峥嵘歲月,中華民族于黑暗重生,于壓迫中挺直脊梁,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從西部大開發戰略到定向幫扶政策,是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展現,不變的血脈,不變的土地,不變的精神,看到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閱兵儀式上五十六個民族的花車經過天安門城樓,我們贊歎各個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更要看到不同民族于同一片土地上不斷作出貢獻、創造輝煌,這正是中國人民團結精神的生動展現。

看今朝浴火涅槃,當五星紅旗升起在香港澳門的那一刻,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軍的那一刻,當“一國兩制”通過并實施的那一刻,看到港澳回歸祖國的懷抱時的舉國同慶,縱橫千裡的中國人融為了一個大家庭,等待了百年的時光,終于等到了那振奮人心的一刻。如今,香港澳門經曆迅速增長,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龍頭,或許,團結一心不可分割的精神,便是中華兒女世代傳承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必須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不斷增進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這一共有身份的認同,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把強化各民族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作為一項根本性、戰略性任務抓緊抓好。

在如今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靠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懷,靠的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智慧。因此,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