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要聞

鑄民族共同體,促錦繡中華夢

作者:  時間:2024-10-02 08:31  浏覽:

鑄民族共同體,促錦繡中華夢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團結奮鬥,同呼吸、共命運,構建了如此絢麗、多姿多彩的中華民族。随着中華民族進入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是民族團結的内在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A3B4A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部署,準确把握黨的民族工作新的階段性特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錦繡中華夢的堅實基礎。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紮根于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時,我們便能凝聚起強大的合力,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在這個偉大的征程中,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

民族團結是實現中華夢的重要支撐。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相互依存、相互融合。隻有各民族緊密團結,才能彙聚起強大的力量,共同為實現中華夢而奮鬥。無論是在科技創新的前沿,還是在鄉村振興的田野;無論是在教育醫療的領域,還是在文化藝術的舞台,各民族同胞攜手并肩,共同書寫着錦繡中華的壯麗篇章。

文化交流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可以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比如,舉辦民族文化節、開展民族歌舞表演等,讓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在交流中綻放光彩。同時,我們也要積極推動各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華文化,為錦繡中華夢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科技創新是實現錦繡中華夢的強大引擎。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各民族要共同攜手,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為國家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無論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領域,還是在農業、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各民族的科技人才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項長期而艱難巨的任務。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工作主線,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加強對破壞民族團結行為的打擊程度。隻有如此,我們才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今天,我們面對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對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任務,我們面對着實現第二個百年标的新征程,中華兒女更應當齊心凝聚力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之樹才能長盛不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

99A04